“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比珖鞯乜h域經濟的發展情況直接決定著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成果和質量的狀況,而縣域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都依賴于工業經濟,所以縣域工業經濟是根本?!笆奈濉睍r期,縣域工業處在重大發展機遇期,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h域連接著都市圈、城市群和鄉村地區,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實踐證明,堅實的產業基礎是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凝聚人氣,提升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進而增強可持續發展動力,增添高質量發展動能。靈璧位于中國中部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鄰蚌埠,面積2125平方公里、總人口130萬人、耕地面積181萬畝。長期以來,靈璧地下無礦產、地上無資源、工業無基礎,作為傳統人口和農業大縣,產業單一,2017年以前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在實現高質量脫貧后,如何擺脫路徑依賴,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當地面前的一張“考卷”。近年來,安徽靈璧發揮全省機械制造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優勢,大力發展以軸承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以“小軸承”轉動實體經濟“大產業”,激發縣域經濟“新動能”。
無中生有,規劃布局軸承產業
縣委、縣政府把軸承產業確定為特色產業后,鮮明提出打造新時代百億級高品質,在全國占有一定份額的軸承產業聚集區。為實現這一目標,提出分三步走:第一步軸承企業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00億元;第二步軸承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第三步軸承工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力爭在全國占到5%-10%份額。著眼人和產業、人和城市、產業和城市的協同發展關系,兼顧環境約束、城鎮格局、城市功能,靈璧高標準推進軸承產業園的頂層規劃設計。一是明確產業園區的階段發展規劃。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現代化科技產業園,軸承產業園分四期建設。其中一期、二期含標準化廠房9棟及宿舍樓辦公樓等設施,三期投資3.8億元建設軸承研發中心,含廠房11棟及研發辦公樓,四期圍繞科創中心項目建設軸承廣場、交易中心、商業集中區,從標準化廠房、辦公樓、宿舍樓等基礎設施到“軸承研發中心”“軸承交易中心”“軸承商業集中區”,逐步推進產業階段布局。二是細化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措施。在編制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基礎上,印發《靈璧縣加快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靈璧縣貫徹落實支持科技創新政策的實施意見》等多項促進軸承產業發展的多項意見措施,在固定資產投資、廠房租賃、融資擔保、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企業優惠政策,完善從項目落戶到企業投產的“全周期”“流水線”“保姆式”支持保障措施,穩定企業在靈扎根發展信心。三是強化產業支持政策的落地能力。樹立“倒排工期”的緊迫意識,在貸款融資、招工用工、項目用地、供電供氣方面強化扶持力度,避免企業招引因“等一等”變“涼一涼”,“確保企業入駐就能投產”;構建“部門聯動”“無縫對接”的組織形式,縣委、縣政府主抓,“推進軸承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經開區、發改、人社、住建、供電等機構各司其職,提高扶持政策的落地效率。
從有到優,招商引資促產業聚集
“縣域特色產業,集聚好!望提質擴量增效?!?022年3月16日,鄭書記就靈璧縣多舉措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集聚基地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自發展軸承產業以來,靈璧縣堅持以商招商、產業招商,積極承接軸承產業轉移。一是主動“走出去”,及時掌握蘇浙地區軸承企業轉移動向??h委縣政府相關負責同志主動前往銀川、臨清、寧波等軸承產業集聚區調研考察,掌握集聚區和企業發展狀況;組團參加軸承展覽會、展銷會、企業家年會;組隊進行“駐點招商”“精準招商”,及時掌握蘇浙地區軸承企業轉移動向。二是積極“引進來”,多種途徑招攬軸承龍頭企業。僅2020年就向國內軸承龍頭企業發放邀請函2000余份,將產業規劃、優惠政策、產業鏈布局、平臺建設、入駐企業發展情況進行充分推介。同時,對已落地企業倍加珍惜,將服務好現有企業,樹立良好口碑,推動現有企業發展壯大,作為推動全縣招商引資可持續的根本之舉,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運營。三是管理服務“早介入”,部門聯動提高企業建設效率。在縣委統籌下,開發區、經信、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市場監管、環保、應急管理等部門強化服務意識,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對一些政策要求、硬性規定必須做的環節及早介入,避免企業建成后再去監管、再去整改,提高企業入駐、投產效率。僅僅經過兩三年的探索和發展,軸承產業就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靈璧抓住機械制造上“軸承”這個小零件,一躍發展為靈璧經濟的增長點,實現了從明遠軸承1家企業“一枝獨秀”到軸承產業園的“百花齊放”。如今的軸承產業園,已入駐明遠軸承、海納百川軸承、萬豐軸承、正陽軸承、斯凱福軸承等30余家軸承產業,設計生產能力達80多億元。2020年被評為安徽省機械制造特色產業集群(基地),2021年被評為宿州市軸承制造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僅2021年一年以軸承產業為代表的機械制造業實現產值13億元。
以點帶面,打造軸承制造全產業鏈
圍繞打造“以軸承產業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軸承產業制造中心”,靈璧縣委縣政府對軸承產業上中下游進行通盤考慮,緊扣“精準”二字,打出一套建鏈、補鏈、強鏈的組合拳。首先,強化上下游配套企業支撐,擴大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務實、高效的營商環境和配套服務在龍頭企業中形成了良好口碑,通過龍頭企業“以商引商”“以商帶商”進一步做大軸承產業發展“朋友圈”;發揮軸承協會對外溝通聯系作用,通過“以商會商”“精準招商”,大力引進能夠延鏈、補鏈、強鏈的上下游企業入駐園區,既為產業園已投入運營的軸承企業降低生產成本,也為新引入的配套企業創造穩定的市場訂單,進一步擴大產業集群效應。其次,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支撐力度,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設立科研基金、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年度專項資金,出臺“科技創新獎勵”等優惠政策,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加強與洛軸所、合肥工業大學等合作,構建“產學研檢”一體化產業體系,不斷將前沿科技轉化為企業“專精特新”拳頭產品,進一步增強集成創新力和產業鏈韌性?,F園區內產業配套齊全,有軸承鋼管生產企業2家,軸承成品生產企業12家,套圈生產企業4家,熱處理、滾動體等其他配套企業10余家,軸承鋼管、套圈、滾動體實現園內生產、園內銷售,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創辦合肥工業大學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在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開設軸承班,訂單式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與洛軸所合作成立軸承研發服務中心,免費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產品研發,已初步形成從軸承鋼管制造到軸承組裝、研發、檢測的全產業鏈體系。
布局未來,驅動靈璧經濟騰飛
下一步,靈璧縣委、縣政府將圍繞打造新時代百億級高品質軸承產業集聚區進行深耕細作,圍繞省委書記鄭柵潔提出的“提質擴量增效”進行奮力強攻。
一是圍繞提質做文章,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依托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河南洛軸所進行產品創新研發,重點發展白色家電軸承、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軸承、高端數控機床軸承、機器人關節軸承、高鐵輪對、航空航天軸承、精密機械零部件等高品質軸承(8個品種);同時提升現有企業技術和質量水平,引進更多的高端軸承研發和生產企業,真正把靈璧打造成高品質軸承生產基地。
二是圍繞擴量做文章,發揮我們的區位優勢,緊盯全國軸承產業布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打造全產業鏈上繼續用力,重點建設軸承材料熱處理基地、滾動體生產基地、軸承組裝基地。
三是圍繞增效做文章,深化標準地改革,全面實施“畝均論英雄”,提高畝均效益。同時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快標準化廠房建設,建設現代物流產業園,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靈璧縣將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皖北振興等戰略機遇,大力弘揚“精益求精、淬勵成器,高速旋轉、永不停息”的軸承精神,全力促進軸承產業提質擴量增效,加快靈璧縣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